当前位置:主页 > 其他相关 >

民族工业昔与今:信和纱厂,百年之后的华丽转身 全球热推荐

发布时间: 2023-05-04 08:11:40 来源:上海普陀发布

苏州河南岸半岛地带的莫干山路50号,曾经的纺织时代的黄金地标,如今变身为艺术画廊、独立品牌、创意工作室等群集的创意设计主题艺术园区,工业感与潮流美感碰撞出新的生命活力。

M50艺术产业园现貌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信和纱厂老厂房,M50园区内的第一栋建筑,拍摄于20世纪40年代

自20世纪30年代,莫干山路50号历经多次变革,见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。园区现拥有20世纪30-90年代各个历史时期的工业建筑50余幢,共计4.1万平方米,是苏州河畔保留最完整的民族纺织工业建筑遗存,也是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的成功案例之一。

民族工业时期

1933年,第一栋厂房——棉花仓库建立,它是近代徽商代表人物周志俊的产业。

1937年,周志俊将青岛华新纱厂部分设备迁至此地,建立信和纱厂,以英商名义向香港政府注册“英商信和纱厂”正式生产经营。

信和纱厂商标证明书

1938年至1939年,上海纱业各厂日夜开工,企业利润比战前增长了几倍,但是市面物价飞涨,资方不断扣押工人工资,延长劳动时间,甚至随意开除工人。1939年底,上海接连发生工人罢工,1940年1月,信和纱厂、信孚印染厂、信义机器厂工人为维护和捍卫自身权益自发发动大罢工,史称“三信”苏河工潮。

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后,日军接管了信和纱厂。1944年下半年,周志俊斥巨资赎回纱厂,并于1945年10月全面复工。

信和纱厂公司章程

“五子登科”商标

新中国建设时期

新中国成立后,信和纱厂改名为信和棉纺厂,1961年改组为公私合营上海信和毛纺织厂,先后改为“上海第十二毛纺织厂”“上海春明粗纺厂”,前后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与生产,记录着纺织业从蓬勃发展走向生产转型。

1952年药水弄派出所为信和纱厂工人开具的户籍证明

上海第十二毛纺厂、春明粗纺厂时期

1999年,由于生产转型资产重组,4万余平方米的厂房调整出租,从小商小贩到服装厂、印刷厂等小企业纷纷入驻。

产业园区转型时期

2000年初,这片保存完整的厂房建筑因为其工业感、空间感吸引了画家薛松,他将自己的工作室建立在厂房的染整空间,成为第一个入驻莫干山路50号的艺术家。随后,在薛松的介绍引荐下,一些中外艺术家纷纷入驻,形成了一定的艺术规模效应。

2002年,“上海市春明都市型工业园区”挂牌成立。2004年,春明工业园区向文化艺术园区转型。越来越多的国内外艺术家开始在园区内开设工作室、画廊。

2004年,莫干山路50号和东方明珠、新天地等被《TIME》杂志亚洲版推荐为上海的文化地标

2005年,莫干山路50号正式命名为“M50创意园”。2011年更名为“M50艺术产业园”。

2013年M50创意园区

走在M50,厂房外墙灰白,扶栏锈迹斑驳,园区内道路狭窄但整洁,建筑结构联通交错,昔日工厂的繁华还依稀可辨,时过境迁的沧桑都写在一座座建筑的钢筋砖瓦上。作为上海地区最早转型的工业园区之一,M50最初因莫干山路600米的涂鸦外墙进入市民视野,随着园区定位愈发清晰,园区运营更加成熟,M50艺术底蕴逐年深厚,这里各类型艺术展览层出不穷,吸引着充满好奇心的年轻人、前卫的弄潮儿、艺术爱好者和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前来探访。

2022年M50艺术产业园鸟瞰

资料:普陀区档案馆馆藏、《上海普陀城区史》、《火红地标》、综合自网络

编辑:王雨思

标签:

为您推荐

  • 最新资讯
  • 热门资讯